English

记圆明园断瓦

圆明园断瓦(釉面)
2000-06-15 来源:光明日报 刘征 我有话说

那天,正是北京十月的响晴天,天空一派澄蓝,蓝得透明。草木才沾凉露,没有枯黄,却显出几分苍老。圆明园遗址在初肃的秋气中显得格外肃穆萧寥。走在废弃的甬道上,抚摸着那断裂的高大石柱。从那石质的洁白和雕刻的精美,可以想象当年皇家园林的气势,而今已矣。

大法会的后面,有一处宫殿的遗址,只残存着断垣、石基和矮柱。遗址附近的杂草间,散满砖瓦的残片,荆缠尘积,秋虫鸣噪其间,难邀游人一瞥。家人坐下来休息,我和小孙女踱到瓦砾上,打算拾起有趣的一片。——我每到一处,不喜欢买旅游纪念品,总是拾一块砖瓦或石子留作纪念,成了习惯。

拾起几片瓦,都不中意,忽然一片半埋在土里的断瓦吸引了我们的目光。孙女拾起来递给我,拂去灰尘仔细看,那断瓦只有半个手掌大,一面的黄琉璃釉没有布满,有釉的地方呈美人头面的形状,眉梢锁怨,唇角含情,酷肖一位年轻的宫娥。得此断瓦,不胜惊喜,归来磨洗干净,在无釉的一面涂以朱墨,刻上“圆明园断瓦”五字,并题记:“甲戌十月同孙女牛霄于圆明园废墟中拾得”,珍藏在一个匣子里。这么一拾掇,俨然一件稀有的文物了。我以为其价值远在汉瓦秦砖之上。

每开匣赏玩,我仿佛看见皇舆播迁,卫卒四散。偌大个圆明园毫无抵抗地落入侵略军的掌心。临头的大难,吓得不知所措的宫女面如死灰。她们有的悬梁,有的投水,有的遭到蹂躏,花残玉碎,泪飞血溅,临末是死的活的一同化为灰烬。当时凋零如野草,过后更无人顾惜,真正抱恨终天的是她们。想见当时,侵略军纵火焚烧了圆明园所有的宫殿,大火熊熊,浓烟滚滚,暗无天日,一直延烧了两天两夜。宫殿的梁柱被烧断,屋顶轰然崩塌,鸳瓦破碎,溅落如雨,这一片是千万片坠瓦之一。摸一摸似乎还热得发烫,闻一闻似乎还有血腥和硝烟的气味,听一听似乎存录着哭泣声、呼救声和怒骂声。这断瓦,凝聚着无数死难姐妹的冤魂!在风雨霜露中沉埋了一百多年之后,如今来到光天化日之下,坐在我的对面,她多想痛哭一场,多想大声说话啊!然而竟脉脉无语,只有我的一首《沁园春》倾诉心曲:

夕照残墙,墙角拾来,断瓦草间。想宫娥挥泪,应惊梦雨;震霆飞,遽碎霜鸳。一炬烧天,百年焦土,坠地而今灼未寒。休拂拭,留土花斑剥,记取尘烟。

蛾眉欲画应难。怅历劫沉沦损玉颜。甚名园秋好,暖风熏醉,繁忧种种,仍上眉头?梦堕荒云,金销劲骨,记否鲸波曾覆船!瞿然拜,胜千金拱璧,一片河山。

词写成,吐了一口气。曾借《中华诗词》一角园地,向广大诗友征和,得到热烈的响应,短时间即收到和词几十首。编成一辑《断瓦酬唱集》。这里先抄下我的序言,以为此文的结束:

风悲离黍,名园动兴废之思;彩拟宫娥,断瓦记山河之辱。草间偶拾,慷慨依声,笔梦非花,词惭幼妇。感今抚昔,聊以抒怀而已。不谓一邀众览,和笺沓来,满纸风云,连章珠玉。回肠荡气,白发喜欲黑矣!盖尧天共戴,国运牵赤子之心;洛咏同声,宫徵发风人之兴。和之者众,意在斯乎!心仪元白,敢效先贤;趣异西,未妨酬唱。辑诸家之作为一编,命曰《断瓦酬唱集》,扬盛世之新声,传词林之佳话。济济多士,必击节赏之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